张波
(四川分公司 杨佩佩)多次分公司“优秀员工”、十余项QC成果、5项专利、3项工法、8篇论文……入局17载,一步步走来,从青葱岁月到游刃有余,始终以“沉浸式”的状态面对每一项工作,解决每一项难题,他就是锦江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一期项目机电经理——张波。
知进取,将问题琢磨到极致
2004年进入中建五局三公司安装分公司四川分部,开启了张波的机电职业之路。第一站——中国东方电气技术中心,这个获得了安装行业最高奖项“安装之星”的项目,是四川分公司进入成都市场的第一枪,在它的影响下,卓锦城、蓝谷地、电视塔等项目相继中标。
东方电气技术中心的专业复杂程度较大,当时还没有BIM,没有三维可视软件,无法用电脑建模。生活泵房、消防泵房、空调机房的深化设计,只能先在脑中建成三维模型再画出投影图,这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当时机电部7个人,其中3个都是新生,任务重、压力大。为了快速成长起来,不拖工程后腿,张波凭着一股天生不服输的劲儿,紧跟师父的步伐,常常跑到现场向资历深的工长请教,观察他们的施工工序与手中的方案……
在反复观察、记录、思考,不断地修改、打磨中,他将机房图纸的优化设计了然于胸。“那时候只想工作,不想耍朋友,也不想回家,天天钻研,搞不懂的一定要搞懂才罢休。”
懂坚持,把解决困难当日常
图纸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又遇到另一大挑战。5月左右,项目总坪施工与“雨季”不期而遇,施工部署、施工工艺受雨水影响严重。如已经挖好的地方,一下雨就发生一定的沉降甚至塌方,原有的标高产生变化,原定的施工计划跟着泡汤,所有工序不得不重新实施,人力物力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采用的新工艺受天气影响,比如排水管使用的是热缩套工艺,水管连接后需要用火烤才能固定,可接连不断的雨水,让现场施工变得难上加难。
“工期是最大的施工成本”,解决雨水带来的问题刻不容缓。项目部迅速组织各部门,快速制定出解决方案,分配任务、细化责任清单。最终决定在下雨前,用防水布覆盖成型管沟,设近20个集水坑及时抽水,分段下管并且迅速回填到位。收到分配的任务,张波积极响应、全力配合。那段时间,他与工人同起同休,2个月没有出过工地,衣服破了,鞋子烂了,头发长到鼻尖了,他从“小鲜肉”变成了“犀利哥”。
“想起来都好笑,我那鞋子前面都开口了,没有时间出去买,我就拿订书机钉起”。说到这里,张波爽朗的笑了。“那时候也没休息的概念,天天就在项目上搞,问题来了就解决,哪顾得上什么形象。”
明得失,悟人生传递道理
业有所成,必是勤奋所得。在 “男人就要到处闯”的认知下,选择留在四川的张波,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打算“闯一闯”,当初和他一起来的同事,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岗位上坚守。
“能吃苦,敢吃苦”是张波的一大标签。他常说:“我哪里都能去,到哪里都能适应”“没人去,我就去”。领导安排他去哪他就去哪,没人去的项目他就去,良好的态度,有力的执行,让张波闯出了一片天地。经历恒大绿洲、招商雍华府、保利拉菲庄园、乡林涵碧天下、新兴工业园安置房等十几个项目,张波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出色出彩。
2020年新员工见面会上,张波语重心长的说道:“做一个勤奋的人,无论哪个行业,勤奋是最基本的,特别是工地上,更要跑的勤;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观察工人的施工工序与手中方案的区别;做一个有底线人,工程质量要有底线,交给业主一个质量合格的工程,树好五局口碑;做一个文化人,人要不断的学习,技术是进步的,思想也要跟着进步;做一个有志向的人,要有目标,有榜样,并且为之奋斗……”这席话,是他苦干实干工作经历的沉淀,更是他17年都认真坚守的箴言。
有谋略 将电梯扭亏为盈
2020年,锦江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一期项目的电梯招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合同里明确要求项目部使用进口件,但进口件产地多,价格高,有的甚至高出天价。为拿到合适的价格,张波认真思量,仔细筹谋,早在6月份着手准备招议标的相关事宜。首先,他找寻了十几家电梯供应商,想方设法的摸清其进口件的价格、货源、成本等信息,充分对比了每家电梯的优劣;其次,抓好时间节点,10月发起招标流程,11月流程走完,正好卡在年底各大公司拼业绩的时候,同时他还了解到其中一家电梯公司还需要53台才能完成业绩,而锦江文创项目就需要47台,这家公司抱着势在必得的心态给出了低价。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张波在一次次的急难险重中打磨了意志,锻造了本领。2021年,锦江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一期项目生产火速建设中,光彩工程、弱电深化设计、总坪施工布置、项目用电等机电工作将全面展开,张波将继续用他的专业技能与智慧为项目顺利履约增光添彩。(责任编辑:罗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