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榜样青年】刘钟少:用青春测绘工地 用汗水丈量责任
刘钟少在现场测量
(市政分公司 侯柏轩、杨灏)从2017年进入公司以来,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的测量员刘钟少已然从一个白白的“小胖”,辗转成了今日的“黑脸”。然而面对这个转变,他却没有丝毫的后悔,挥洒的汗水滴落下来,变成了他青春的年轮。
起于晨光微亮 归于明月高悬
夏季的天总是亮得格外早,早上五六点就已晨曦初露。而扛着仪器的刘钟少已如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三安项目的工地现场。作为一名测量员,早起是一项“必备技能”。水准仪、三脚架、塔尺,调试仪器、规划路线、检查记录本,日常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测绘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放样和测量。选点、架三脚架、调平、观测、扶尺,一套基础的流程下来,烈日下的刘钟少早已汗流浃背,而这样的流程刘钟少一天要做上好几遍。
白天的忙碌结束,晚上的工作又接着开始。如果说白天是用仪器与烈日作斗争,那夜晚就是借着亮着微光的屏幕与数据做交流。整理资料、计算数据、汇总结果,只有整理完繁琐又复杂的内业之后,刘钟少才算完成一天的工作。
始于杂草荒芜 止于砼筋高楼
测量作为先遣部队,往往奔赴于项目始初。从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之处开始,丈量着工地的每一寸土地。为保开工后基坑的建筑尺寸、坐标、高程都一一相符,刘钟少需要在厂区内布设等级导线控制网,建立四等水准网。由于项目的高精度要求,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一次、两次甚至三次的标高复核,而每次的复核都会伴随上一次的精度而更上一步,直至达到精度要求。
开工后的项目工地也少不了他的身影。他和小伙伴一起扛着GNSS对新开挖的基坑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复核,确保基坑的开挖线及基底的边线准确无误,从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测量工作是贯穿项目建设全程的,从荒地开始,到项目建成,我们的工作才算完成”他说。
入于一路一园 长于四城六项
2017年8月,刘钟少来到一路一园项目见习,任见习测量员。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他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工作有些不知所措。初到一路一园时,刘钟少面对着繁多的内业资料无从下手,每每熬至凌晨都无法完成工作任务,这时候的刘钟少焦虑重重,每晚都因工作压力太大而难以入睡。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他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向大家虚心请教测量知识,与同事讨论工作细节,反思自己的工作不足。凭着勤奋和韧劲,刘钟少在第一个项目期间快速成长,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见习测量员。2018年开始,从湖南到四川,从长东二期到湖南三安半导体,刘钟少辗转了四个城市,经历了六个项目。从酷暑到寒冬,从喧嚣的城市到偏远的山林,无论环境怎么变,刘钟少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学习、工作精神都没有变。这也使得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测量的各项知识与技能,全面胜任测量工作。
挥洒汗水,与辛劳为伴;寒来暑往,以工地为家。而当精品工程拔地而起时,一路走来的辛劳与汗水,就变成了刘钟少自豪而满足的笑容。(责任编辑:杨灏、褚兴科)